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皮肤病学   3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除湿汤和复方苦参洗液治疗慢性湿疹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二硝基氯苯(DNCB)涂搽豚鼠耳背侧,建立慢性湿疹模型。以除湿汤每天1次给豚鼠灌胃,及苦参煎剂外洗,连续15天后观察耳片重量、病理变化,测血清CD4^+、CD8^+及IL-2、IL-4水平。结果:复方苦参洗液及除湿汤对慢性湿疹炎症反应的影响不明显,二者合治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单独外用复方营参洗液仅对豚鼠慢性湿疹模型CD4^+有影响,单独内服除湿汤对CD4^+及IL-2、IL-4有影响,而内外合用时CD4^+、CD8^+及IL-2、IL-4都有明显变化。外用复方苦参洗液、除湿汤及二者合用时病理改变与生理盐水组比有明显变化。结论:除湿汤和复方苦参洗液对豚鼠慢性湿疹的疗效可能与其调节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雄激素性脱发(AGA)又称男性型脱发、脂溢性 脱发,属中医"发蛀脱发"、"蛀发"范畴,是一种常见 的毛发疾病,为雄激素依赖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 皮肤病,好发于 25~35岁的青壮年男性,以头顶及额 颞区渐进性脱发为主要症状.此病亦见于女性,表 现为头顶部头发稀疏纤细.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 全明了,除与家族遗传有关外,患者局部雄激素水 平、睡眠、饮食、皮脂分泌、精神因素及病菌感染(如 糠皮孢子菌)等均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邬成霖教授出生于中医世家,从事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的医疗、教学、科研30余年,师承已故邬诗英名老中医,并博采赵炳南、张志礼等前辈医家之长,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中西医结合诊疗皮肤病的思路和独特风格,擅于治疗湿疹、黄褐斑、脱发、银屑病、结缔组织病等,疗效颇佳。2001年评为浙江省名中医,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他顽固性皮肤病也有较好的疗效。我们作为名中医学术继承人,有幸随之左右,有感于其从肝论治顽固性皮肤病之良效,现略举一二,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TAA)外用对特应性皮炎(AD)-哮喘模型小鼠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免疫球蛋白E(IgE)表达及气道高反应性的影响。方法:制备AD-哮喘模型,成模小鼠随机分为模型(M)组、TAA组,另选取用生理盐水处理的小鼠为正常对照(NC)组,每组各12只。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IgE及MIF表达水平。结果:与NC组比较,M组小鼠气道高反应性、BALF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数、血清及BALF中IL-4、MIF、IgE水平均增加(P<0.05),BALF中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数、血清及BALF中IFN-γ水平减少(P<0.05);与M组比较,TAA组小鼠气道高反应性、BALF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数、血清及BALF中IL-4、MIF、IgE水平均降低(P<0.05),BALF中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数、血清及BALF中IFN-γ水平增加(P<0.05)。结论:TAA可减轻AD-哮喘模型小鼠皮肤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可能与调节Th1/Th2平衡和降低MIF、IgE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黄芪赤风汤加味联合非那雄胺治疗雄激素性脱发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武城  应航宇  杨敏  戚敏敏 《新中医》2021,53(10):20-23
目的:观察黄芪赤风汤加味联合非那雄胺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雄激素性脱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2组均使用生姜水洗头,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非那雄胺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芪赤风汤加味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新生发、脱发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游离睾酮(FT)、双氢睾酮(DHT)、睾酮(T)、雌二醇(E_2)水平;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8.33%(P0.05)。治疗后,2组血清FT、DHT、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E_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血清FT、DHT、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E_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新生发及脱发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新生发及脱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DLQI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DLQI高于对照组(P0.05),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赤风汤加味联合非那雄胺治疗雄激素性脱发,可防治患者脱发,促进其新发生长,改善其血清雄激素水平及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异维A酸胶丸治疗是目前公认的治疗中重度痤疮最有效的药物,但异维A酸有抑制唾液分泌的副作用,患者往往难以坚持到疗程结束.我们在2009年4月~2009年11月应用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异维A酸胶丸治疗中重度痤疮6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并明显降低异维A酸副作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更昔洛韦与大剂量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带状疱疹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一组38例患者采用伐昔洛韦1g,每日3次口服,共7d;另一组37例患者采用更昔洛韦0.25g,每日2次静脉滴注,共10d。用药后第3d、6d和10d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更昔洛韦组的止疱时间、止痛时间和结痂时间分别为(2.86±1.36)d、(4.27±1.21)d和(4.53±0.62)d,而伐昔洛韦组的止疱时间、止痛时间和结痂时间则分别为(2.12±1.14)d、(3.47±0.22)d和(4.29±0.37)d。伐昔洛韦组的止疱时间、止痛时间均短于更昔洛韦组(分别为t=2.556,P=0.0127;t=3.958,P=0.0003),而在结痂时间上二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87,P=0.078)。伐昔洛韦组的总有效率为97.36%,高于更昔洛韦组(81.08%)(P=0.0284)。伐昔洛韦组与更昔洛韦组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分别为2.70%、5.26%,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结论大剂量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慢性荨麻疹是常见皮肤病之一.临床上以病情顽固、反复发作、瘙痒无度、不易治愈为特点.根据近年临床观察,笔者运用朱仁康(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研究的"消风清热饮"配合西替利嗪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杨敏  曹毅  陶茂灿 《医药导报》2011,12(12):1568-1569
[摘要]目的观察梅花点舌丸结合姜黄消痤搽剂治疗痤疮的疗效。 方法选择门诊痤疮患者173例,分为治疗组93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口服梅花点舌丸,每次2丸(每丸125 mg),tid;对照组口服多西环素100 mg,bid。两组均外用姜黄消痤搽剂,每晚睡前用药1次。连续用药8周,详细评分、记录。 结果两组治疗4周粉刺及脓疱评分下降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8周,各种症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下降值更大。治疗组总有效率78.49%,对照组总有效率5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梅花点舌丸联合姜黄消痤搽剂治疗痤疮安全、有效、可明显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金银花汤联合青霉素治疗梅毒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与杭州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120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自愿原则,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采用青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金银花汤联合青霉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随访结果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平均有效时间为(0.79±0.23)d,平均治愈时间为(2.47±0.29)d,PRP转阴率为91.67%;对照组分别为(1.61±0.27)d、(3.52±0.44)d、70.00%,观察组随访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病情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其中观察组中显效的有52例,有效的有3例,无效的仅有5例,而对照组相应为25例、17例、18例,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金银花汤联合青霉素能有效缩短痊愈时间、提高PRP转阴率、提升治疗有效率,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